“三江大講堂”系列學術報告——南加州大學教授張砺博士與陶慧中博士
發布人:邱振清  發布時間:2018-04-24   浏覽次數:1395

 

423日下午,南加州大學Zilkha神經遺傳學研究院教授張砺博士、南加州大學凱克醫學院細胞與神經生物學系教授陶慧中博士為生命科學研究院師生帶來了兩場名為”Neural Circuits Underlying Sensory Behaviors”  “Modulation of Defense Behaviors by Zona Incerta” 的前沿科技講座。此次講座屬于我校“三江大講堂”學術報告系列。

講座中,張砺教授首先系統地介紹了聽覺神經環路的研究背景,然後圍繞腦中内嗅皮層如何受聲音信号激活的問題,從病毒稀疏标記技術開始,到新型聽覺神經環路的圖譜鑒定,再到新環路功能的探究,循序漸進、層層深入地對腦神經環路的基本理論、病毒标記工具優化以及應用等進行了深入、全面的介紹。張砺教授在報告的最後總結了他多年來對生物學研究模式的思考,他指出如今的生物學研究模式可分為以下四類:1.針對問題提假設的經典模式 2.利用大數據分析找出最相關的兩個變量,細化其關系的新型研究模式 3.從實驗偶爾發現處入手 4. 靈光一現他認為最後兩點是最為難能可貴的,作為科研人員應時刻保持着對科研的嚴謹與敏感,從小處發現大問題,使生物研究更加多元化。

随後,陶慧中教授向我們介紹了她近年來針大腦中未定帶這一腦區與小鼠防禦行為之間的關系的研究結果。陶慧中教授所帶領的團隊利用病毒标記技術以及光遺傳學行為等新型實驗技術逐步證實了“未定帶”腦區在小鼠防禦行為中發揮重要作用,控制未定帶中神經元的興奮性可以調節小鼠的防禦行為強度,她的研究結果揭示了未定帶腦區的潛在功能。

張砺教授早期跟随美國科學院院士蒲慕明先生(現兼任中國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率先開辟了在體全細胞記錄的研究方法,發現視頂蓋神經元的精細加工功能形成的突觸機制,為在突觸水平研究中樞神經元信息處理、加工和修飾的機制奠定了方法論,進而發現長時程增強效應可為自然光刺激所誘導和調節,并認為這是發育期神經網絡活動依賴性修飾和加工的機制之一。曾榮獲科學家和工程師早期成就總統獎、Packard科學技術研究獎學金、AHAF阿爾茨海默病研究獎、Seale學者等榮譽稱号。


張砺教授在介紹報告内容

陶慧中教授在介紹報告内容

認真聽講的學生們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