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8日上午,來自南京晨報小記者團的一行人于bet356在线官方网站四牌樓校區大禮堂前的噴泉處集合,小記者們的臉上寫滿了期待,原來他們要參加陸巍實驗室的開放日活動。
陸巍實驗室的志願者們為小記者發放科普徽章後,帶領着他們去李文正樓南樓213參加“聆聽神經元秘語”為主題的科普講座。在路上就有心急的小記者們向志願者提出問題: “老師,大腦裡真的在放電嗎,為什麼我感覺不到呢?神經元是什麼啊?”, “老師,你怎麼知道大腦在放電呢?”,“小朋友們,你們問的問題在今天的講座裡都能找到答案哦!”志願者告訴小記者們。
圖1 晨報小記者在東大禮堂前合影
在南樓213,由志願者鮑毅非博士為大家做主題報告。他首先為小記者介紹大腦的結構組成,大腦各種神奇的功能。接下來介紹大腦的基本組成——神經元,包括神經元的結構特征,以及神經元之間如何通過電信号進行交流。最後介紹研究大腦的多種方法,如大腦成像技術、電信号記錄技術以及前沿的光遺傳技術。為了加深小記者們的理解,報告中穿插許多栩栩如生的動畫視頻及互動環節,在30分鐘的報告環節中,小記者們聽得聚精會神,積極與“鮑老師”互動。
圖2 小記者聆聽鮑毅非博士的科普報告
聽完報告,為了讓每個小記者都能參與到實驗中去,志願者将小記者團分成3組參觀實驗室,每組6-7組家庭,分别由3
志願者帶隊,按順序參觀3個不同的實驗,每個實驗點有1-2
志願者進行講解,戲稱“領隊”和“站長”。
在實驗1,小記者們直接觀察大腦中神經元的形态。志願者高珊為小記者們展示大腦中的記憶細胞——CA1區錐體神經元的胞體、頂樹突和基地樹突的結構。當小記者們看到顯微鏡中活的神經元不禁感慨“原來記憶細胞也能肉眼可見!”。随後她還為小記者們展示離體腦片電信号記錄的電極,“這個電極尖端非常細,隻有幾微米,肉眼完全看不到,我們就用它來記錄電信号。”緊接着,每位小記者都親自動手,在顯微鏡下找到并觀察到電極的尖端。
圖3 志願者高珊為晨報小記者介紹大腦中的神經元
在實驗2,志願者薛錦文為小記者們介紹多通道記錄技術中的微絲陣列電極的制作方法、工藝流程等等。同學們在顯微鏡下觀察到了微絲陣列電極的尖端形态,微觀結構。經過志願者的講解,同學們明白了陣列電極工作的最基本原理。“這些就是我們捕獲神經元交流的工具,随後我們将通過手術将他們植入大鼠的大腦中,通過記錄電信号的變化,破解神經元交流的秘語,解讀大腦的奧秘!”志願者給大家介紹。
圖4 志願者薛錦文為晨報小記者講解電極制作流程
在實驗3,同學們來到了多通道記錄與行為實驗室,由志願者邢丹琴和邱實展示帕金森疾病模型大鼠運動行為實驗以及多通道記錄實驗。在演示過程中,同學們學習到有關動物行為學的基礎知識。有些小記者們表示,以前自己小看了大鼠,原來它們也是非常聰明的動物,可以學會多種行為實驗,為人類的研究做出這麼大的貢獻。
在講解多通道記錄時,小記者們被這種新興的研究方法深深的吸引住。當他們看到頭上植入着電極的小鼠時,都紛紛露出了驚訝的神情,“我們把電極接上,就可以實時記錄大鼠腦袋裡的電信号”。小記者們對這一内容很感興趣,不斷地向志願者提問,以了解更多關于小鼠腦電記錄的知識。
圖5 志願者邢丹琴、邱實為晨報小記者展示大鼠行為實驗及電信号記錄實驗
參觀活動結束後,志願者為參加活動的小記者們發放活動證書以及紀念禮品,小記者們表示這次活動受益匪淺,還有不少人預約明年的開放日活動。
為了提高這次活動的影響力,加深公衆對基礎科學的認知,本次活動全程由江蘇衛視公共新聞頻道進行跟蹤報道,并在南京晨報、現代快報、新聞360、揚子晚報網、荔枝網等多個媒體平台上進行宣傳。
圖6晨報小記者領取實踐活動證書及紀念品
圖7活動結束後合影
圖8陸巍教授接受媒體采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