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 潘玉峰教授團隊發現兩類神經肽信号相反的響應社交隔離進而調節本能行為
本能行為是與生俱來的,但也會受到社交經曆的調節。比如,社交隔離會增強小鼠與果蠅的攻擊行為。除此之外,社交隔離或社交經驗還調節求偶、睡眠、覓食等本能行為。是否存在一套共通的調控機制介導社交經驗對本能行為的調節?近日,bet356在线官方网站生科院潘玉峰教授在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發表研究論文“A neural pathway for social modulation of spontaneous locomotor activity (SoMo-SLA) in Drosophila”,探究了這一科學問題。本研究中,作者以果蠅的自發運動作為行為輸出,探究社交隔離(“獨居”對比“群居”)對本能行為的調控機制。作者發現,社交隔離的果蠅自發運動更多,而群居後的果蠅自發運動較少。作者進一步發現,處于群居飼養中的雄蠅通過味覺受體ppk23接收環境中的社交信息刺激,并增加了神經肽Diuretic hormone 44 (DH44) 的表達,同時降低了神經肽Tachykinin (Tk) 的表達。缺乏DH44或Tk的突變體果蠅的自發運動不再受到社交經曆的調控。該團隊2022年發表在PNAS上的另一篇研究論文發現,